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,建工智能制造黨委堅持以學促干、以干踐學,將學習教育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,緊扣智能制造發展定位,黨委班子帶領全體干部職工錨定年度目標任務,全力攻堅智能產線升級,加速開拓外部市場,深化創新技術應用,生產管理數字化轉型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黨建引領激活攻堅動能
建工智能制造以黨建品牌建設為抓手,持續擦亮紅旗車間、黨員責任區、黨員先鋒崗等紅色招牌,讓“紅色動能” 在攻堅一線充分涌動。設計團隊化身“攻堅標兵”,僅用一個月便高質量完成臨湖智能制造產業園8萬噸鋼結構深化設計,為項目成本控制打下堅實基礎;科大商學院項目團隊敢闖敢試,創新斜面網格結構拼裝工藝,將施工效率提升40%;六安、蕪湖車間管理團隊深挖潛力,通過生產工藝與流程的優化創新,為多個重點項目按期交付筑牢保障線。一系列實干擔當的舉措,不僅擦亮了企業的品牌底色,更以實績實效彰顯了智能制造領域的國企擔當。
建工智能制造將“誠信共贏、卓越創新、忠誠擔當、敬業清正”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深植發展肌理,以人才戰略為重要支撐,持續激活人才隊伍“一池春水”。通過開設“智能制造大講堂”,系統化提升員工對集團制度的理解把握與生產制造技能水平,為業務發展夯實能力根基;推動高學歷人才下沉車間一線參與實踐鍛煉,在實操歷練中培育既懂技術又善管理的復合型骨干,讓人才在基層沃土中茁壯成長;深化管理隊伍與薪酬體系改革,構建績效與營收、利潤緊密掛鉤的薪酬激勵機制,同時以競聘上崗為抓手優化各基地管理團隊,實現人崗相適、人盡其才,以人才隊伍的高質量發展為企業行穩致遠注入持久動力。
戰略布局提升市場能級
建工智能制造錨定 “產線+產品”雙智能發展坐標,高效推進智能化基地建設,同步發力外部市場拓展,奏響高質量發展“奮進曲”。蕪湖、六安、長豐三大智能化生產基地相繼建成投產,如同強勁“引擎”驅動發展加速,產品線也從傳統橋梁鋼結構向建筑鋼結構、裝配式鋼結構建筑、交安設施、船舶配套、臨建設施、鋼模板、伸縮縫等多元領域拓展,構建起更為豐富的產品矩陣;在市場布局上主動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,深耕長三角、布局成渝經濟帶,設立杭州、成都等省外營銷辦事處,并與蕪湖造船廠達成戰略合作,形成內外聯動的市場格局。企業市場規模實現快速擴張,外部業務占比顯著提升,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數智融合提升核心競爭力
建工智能制造以技術突破驅動制造能力升級。深度融合數字技術與制造管理,構建以MES系統為核心的一體化管控平臺,貫通研發、生產、銷售、物流全鏈條數據。創新“實物掃描-模型修正-生產適配”智能閉環,攻克異形構件尺寸偏差行業痛點,定制化生產效率提升50%。自主研發的“分層裝配式鋼結構體系”及“搭積木”施工工藝,使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工期較傳統模式縮短60%以上。智能焊接機器人全面應用,全流程可視化管控系統實時優化生產調度,運營成本直降15%。
憑借扎實業績,建工智能制造連續兩年獲評“優秀市政產品生產企業”,所屬六安基地獲評“安徽省數字化車間”,蕪湖基地獲得“蕪湖市綠色工廠”“品質蕪湖”認證。
展望未來,建工智能制造將繼續在深耕主業中筑牢根基,在開拓外部市場中擴大版圖,在探索新興業務中培育增長極。通過持續提高產品研發設計能力、廠區精益化管理水平和人才隊伍戰斗力,不斷提升綜合效能,全力為集團轉型發展、高質量發展、大發展蓄勢賦能、貢獻力量。